服務單位 |
作者姓名 |
工作職稱 |
積分權重 |
|
港東國小 |
吳麗鈴 |
teacher |
80% |
國立臺南大學 |
黃建中 |
Associate Professor |
20% |
http://163.26.1.53/content/ResourceDetail.aspx?RAID=6035
投稿於國立臺南大學2023 教育高階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曁第 48 屆課教學教學論壇與中國測驗學會年會『素養導向的創新教學與評量:適性、自主、跨域』,論文經通過審查,並於2023年11月10日在國立臺南大學誠正大樓B401會議室進行實體發表。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一年級「幾點鐘」單元,對學童在學習成就與數學態度的影響,並瞭解不同程度的學童對此教學法的學習感受。研究者採取質量混合設計,以研究者自編的成就測驗蒐集量化資料,並以半結構式晤談蒐集質性資料,隨機選取小型學校中臺南市西港區某國小及臺南市安南區某國小的一年級學童,當中男生有18位,女生有17位,共35位學童為樣本。研究者使用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一班為實驗組接受以互動式電子白板為教學輔具融入教學,另一班為對照組接受傳統講述教學法的教學。研究者在教學前先對實驗組的學童進行「數學態度量表」的前測;實驗教學後,兩組學童皆接受「幾點鐘」成就測驗,且實驗組學童需再進行「數學態度量表」的後測。研究分析以SPSS 21.0為統計工具,進行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成對樣本t檢定等方式分析量化資料,並對實驗組的學童進行半結構式晤談,蒐集質性資料,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小一年級學童在「幾點鐘」成就測驗之各向度表現結果皆不同:不管是實驗組或是對照組,學童表現最佳的題型為「認識時鐘」,表現最差的題型為「幾點鐘」。
二、以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幾點鐘」單元教學和傳統講述教學法相互比較,實驗組的學童在「幾點鐘」成就測驗表現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童。
三、以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幾點鐘」單元教學後,國小一年級學童在數學態度量表前、後測上有顯著差異。
四、從晤談中,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有些學童認為數學課師生互動增加,上課覺得有趣,所以大多數學童表示喜歡此教學法,但對於某些學童還是不能專注於課堂學習。